处暑过后的注意事项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。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处暑是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。过了处暑,就意味着气温开始有明显地下降,暑湿退去,秋凉渐起。处暑过后,养生应该牢记的“2要2不要”你知道吗?快来与辽阳法诺科技一起了解一下。

要:食润防燥
处暑之后,天气越来越干燥。因此,在饮食调养方面宜润肺养胃。少食辛辣、煎炒、烧烤类食品。烹饪时,辣椒、花椒、大料、桂皮之类的热性食材不宜过多使用,避免火上浇油。秋季饮食一方面注意滋阴润肺,宜吃蜂蜜、芝麻、百合、莲子等;一方面注意健脾益气,多吃粗粮、豆类、菌类、山药、红枣等开胃消食的食物。防止秋燥,应及时补充水分。晚上喝一杯蜂蜜水,或吃一个梨或柿子,有助于缓解干燥。
要:多睡一会
处暑时节冷热交替,日暖夜凉,“秋乏”在所难免。但仍要提倡大家早睡早起,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。不过,为了保证睡眠充足以防身体不适,建议可以比平时多睡一小时左右。
不要:大肆进补
一到秋天,“贴秋膘”成了一种习惯。可今时不同往日,现在大部分人的营养状况良好,如果一入秋就大肆进补,会伤及脾胃,加重肠胃负担,导致消化功能紊乱,出现厌食、腹泻等症状,导致“虚不受补”。
其实,秋季适当进行平补就可以了,即选用平和的补品,以食补为主。如可食用山药、大枣、龙眼肉、百合、薏米等,以补益气血、健脾补肾和调理脾胃。
不要:急着添衣服
虽说处暑之后昼夜温差日益变大,但此时最好不要急着加衣服。正所谓“春捂秋冻”,让身体适应一下气温的变化,等到寒冬时节,才能有更好的耐寒能力。对于抵抗力弱的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,早晚气温较低时还应适当添点衣物。